本學科聚焦體育教育訓練難點攻關、體育産業發展、運動健康促進、民族傳統體育弘揚等業内前沿,緊密結合體育與生物學、工科、醫學交叉融合,面向國家和地方發展建設重大需求,凝練形成了①體育參與的社會管控與人的發展、②運動損傷的生物力學機制及動作技術分析與診斷、③高水平運動隊生理生化監控、④青少年體質健康評價及幹預、⑤賽馬運動與産業發展、⑥高水平運動隊建設與訓練實踐、⑦山西傳統體育文化遺産的挖掘、整理及保護等學科研究方向,取得一批被國内外同行認可的科研成果。
本學科現有教授8名,副教授17名,碩士生導師19名,其中45歲以下教師占63.9%,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47.2%,12名(33%)教師具有海外留學或訪學經曆。學科隊伍中任晉軍教授為山西省教學名師,任全國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三晉拔尖創新人才,獲山西省教學成果特等獎。史冬博教授任山西省教育廳、高教工委聯系的高級專家,教育部校園足球專家組成員。張美珍副教授為山西省高校教學名師,任山西省青年科技人才協會理事、中國運動解剖學學會委員會委員(理事)。武曉剛副教授為山西省青年學科帶頭人,任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康複工程分會委員。張和平副教授獲山西省教學成果一等獎。何素豔副教授為三晉青年優秀人才。張振龍博士任中國法學會體育法學研究會秘書。另外,在這支隊伍中還有,國際級專業講師、國際級裁判、國家級教練員以及國際級運動健将。
本學科依托山西省重點扶持學科“運動人體科學”、山西省人文社科重點建設基地“普通高校競技體育運動研究中心”、“1331建設項目”以及省級研究生教育實踐平台“山西省賽馬運動與産業發展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等,凝練了課題方向,彙聚了優秀研究人員,在這些學科方向上成果頻出。
本學科近5年獲批國家級(含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項目8項,山西省軟科學、山西省自然科學基金、山西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等省部級項目42項,縱向科研進帳經費達400餘萬元。此外,圍繞“國際賽馬産業發展”和“運動戒毒幹預”等項目,橫向進賬經費達150餘萬元。發表SCI和CSSCI論文70餘篇,其中包括體育類頂尖期刊《體育科學》1篇。獲第十九屆山西省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1項。收獲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和一等獎,省級精品課程,仿真實驗室。獲批專利授權10餘個,出版專著8冊,承辦或協辦全國性學術會議2次。參加國内外頂級體育學科學術會議10餘場,獲獎論文近100篇。在國際交流與合作方面,4名教師參加國際會議并做報告。校足球隊多次代表國家出戰出訪,提升了學校的品牌價值。另外,與韓國檀國大學、國民大學建立了友好關系是突出的亮點工程,雙方實現了互訪并簽訂了合作協議,實現足球隊交流比賽、學生互派以及碩博培養等目标。
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與我校生物醫學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長期進行教學科研、學生培養,以及體育教育訓練學與運動人體學科方向的實驗性研究,成效顯著。另外,本學科積極利用我校優勢學科資源,與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大數據學院、分析測試中心和數學學院等進行交叉協作,加強實驗儀器共享,力求在短期内有新的突破。
本學科對研究生的培養目标指向為,具有紮實的體育基礎知識,寬闊的學術視野,敏銳的問題意識,獨立的科研能力,谙熟前沿動态,德智雙優,體美寓身,全面發展。能自如開展體育政策法規探究、體育參與與管控、運動人體科學研究、學科交叉研究、體育文化遺産保護、體育教學訓練等人才培養,以滿足各級學校、體育管理部門、科研機構、訓練實體以及體育産業的高層次國際化創新型體育專門人才,高度契合了國家人才戰略需求和山西地方建設的急需。
近年來,本學位點依據自身優勢和環境資源優勢,以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建設為研究主體的“高校競技體育發展研究”成果豐碩,其支撐的校男子籃球隊以及校男子足球隊雙雙成為全國冠軍,成為學校乃至山西省的品牌。其特有的管理模式,受到了上級政府部門及同行的首肯。以運動人體科學與生物醫學工程交叉結合而凝練的“運動功能實現機理研究”,凝聚了優秀人才,也為他們的成長提供了養基,培養出博士、博士後數人,也産出了多個國家級課題;以創建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玉龍國際賽馬學院為契機,确立了“賽馬運動中國化的研究方向”,與玉龍集團的合作以及省級創新教育平台的建設,無論在物質保障、方向引領還是創新發展上,有望成為中國品牌。